伍子胥列传内容介绍
《伍子胥列传》是《史记》中的一部人物大传,出自《史记卷六十六.伍子胥列传》,作者当然是司马迁了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
《伍子胥列传》原文
这是一部人物大传,何为大传。大传就是除了些主要的人物,还包含了对于周边人物的描写以及对于他所在国家的描述,甚至还会涉及到对天下大势的解读。《伍子胥列传》中不仅是对于伍子胥一个人生平的描写,其中还涉及到了很多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。《伍子胥列传》中就包括了楚国太子公子建、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、吴王阖闾之弟夫概等人物生平的描述介绍,不仅如此,该列传还涉及到了吴王夫差很越王勾践之间的恩怨纠葛。
整部列传总共被分为八个部分,分别为父兄之祸、伍子逃亡、使刺王僚、鞭尸复仇、相吴争霸、身死吴亡、白公胜传、史迁评论这些部分。
前两个部分是伍子胥写的是伍子胥没有到达吴国之前的人生经历,包括他的父兄被杀,以及楚国太子建和伍子胥父兄的人物传记。中间的四个部分,描述的是伍子胥到达吴国之后发生的事情。伍子胥到达吴国被当时的吴国公子姬光看中,收为门客,后来又帮助姬光除掉篡位的姬僚。
伍子胥被阖闾所重用,后来又帮助吴国攻破强楚的国都,鞭尸楚平王,报了父兄之仇。吴国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帮助下,开始逐渐有了争霸中原的本钱,最终,吴国成为“春秋五霸”之一。最后,伍子胥在谗臣的挑拨之下,被吴王夫差赐死。白公胜传是对白公胜的描写,是一部一笔带过的传记。
史迁评论是司马迁对于伍子胥的人物评价,司马迁对伍子胥的人物评价是非常的公正的。他说伍子胥的怨毒对于平常人来说是很厉害的了,但是他的才华和忠心也不是一般人所不能比拟的。
伍子胥的名字怎么读
伍子胥,春秋著名军事家、政治家,吴国著名将领,原籍楚国人。
伍子胥因为自己的父兄被楚平王所杀,逃亡到吴国,被当时的吴国公子姬光收为门客,后来帮助姬光杀死吴王姬僚,姬光得以即位,世称吴王阖闾。最后,伍子胥被阖闾之子夫差赐死,自刎而亡,死后尸体被夫差投于钱塘江喂鱼。
伍子胥,名员,字子胥,后来因为曾被封地“申”,又被称为“申胥”,后世多称为伍子胥,关于他的名字读音,主要集中在胥的读音上,很多人将这个字读为第四声“xu”,其实正确的读法是第一声“xu”。
“胥’字本意为古代的小官,作胥吏之称,也就是小吏的意思。它也有全、都的意思,可以组词为万事胥备。还有蟹酱的意思,组词为蟹胥。最后一个是中华名族的传统姓氏为“胥”,很多人都会将“胥”误读为第四声的“xu”,但是不管做什么意思解释。这个字只有一种读音,那就是第一声的“胥”,“胥”字现在多为姓氏。
“胥”中国传统姓氏,读音为第一声“xu”。有关“胥”姓的来源,现在有三种说法,专家学者多认为,“胥”姓来源上古的华胥族。而对于一些典籍进行研究之后,有些专家不同意这种说法,他们认为“胥”姓来源于晋国大臣胥臣。还有一些人通过家谱的研究发现,“胥”姓来源于“姬”姓,是姬氏的一个分支。
总的来说,伍子胥的正确读音是“wǔzīxū”,不能读做“wǔzīxù”了,电视剧《华胥引》的“胥”字也是读作第一声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