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>阅读>中国散文>

【中国散文】石缝间的生命

来源:zhuakuai.com  作者:林希  时间:2016-04-08  
 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,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。
 
 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籽撒落到海角天涯。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,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。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分享到温暖,从雨水里得到湿润,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。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。
 
  于是,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,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。
 
  或者只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,春绿秋黄,岁岁枯荣。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,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,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,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;更有的,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,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,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。这就是生命。如果这是一种本能,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,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,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。
 
  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,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。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,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作野菜。而石缝间的蒲公英,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。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,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,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,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;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,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,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;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,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。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,又被环境改变着,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,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,生命现象告诉你,生命就是拚搏。
 
  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,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;而最为令人赞叹的,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,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,雄伟苍劲,巍峨挺拔。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,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。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,扭曲地、旋转地,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。向上,向上,向上是多么地艰难。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,几度春秋。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,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,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。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,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,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,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拚搏。那粗如巨蟒,细如草蛇的树根,盘根错节,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,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,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,它们延伸过去,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。有时,一株松柏,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,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,由此,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,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。
 
 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,那么,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大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,飞鸟无处栖身,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,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。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,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,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?世界就是如此奇妙。试想,那石缝间的野草,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,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籽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,长得更显繁茂;试想,那石缝间的蒲公英,一旦它们的种籽,撑着团团的絮伞,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,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茁壮,更能经暑耐寒;至于那顽强的松柏,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,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,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,以榜样。
 
 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;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。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,认识自己,从而锤炼自己,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。
 
 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,它既是生物学的,又是哲学的,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。它又是美学的,作为一种美学现象,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,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、壮丽的心灵世界。
 
 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,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,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。

赏析

  【原句】如果这是一种本能,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,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,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。
 
  【赏析】作者用野草艰难的生存状态来讴歌生命本能的尊贵——生命这种使自己得以延续的本能创造了奇迹,在不可能存活的地方存活了,在不可能发展的地方发展了,所以它让人敬重,所以它被尊重。
 
  【原句】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。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。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,认识自己,从而才能锤炼自己,成长自己,直到最后完成自己,升华自己。
 
  【赏析】两个“愿”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祝愿,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。“发现”“认识”“锻炼”和“升华”这四个词语体现了对人生态度的认识:面对困厄,人要三步走。首先是发现自己,认识自己,目的是明白处境。其次是在困境中磨炼自己,使自己获得成长。最后是通过逆境的锻造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。通过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,说明了生命适应环境并改造自身的一般规律。
 
  【原句】石缝间顽强的生命,它既是生物学的,又是哲学的,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。它又是美学的,作为一种美学现象,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,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、壮丽的心灵世界。
 
  【赏析】石缝间顽强的生命,它的生物学的认识价值,是指它表现出的尊贵的生物本能;哲学的认识价值是指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。强者会以自己的拼搏去战胜恶劣环境,去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。

这篇文章是对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的礼赞。作者没有停留在对石缝间的生命的赞美,也没有驻足于对这生命的意义的领悟上,而是把自然现象的启示扩展到人类生活,从而使石缝间的生命成为困境中人生的象征。这是一曲对人民中优秀分子的赞歌。试举出一两个这样的优秀人物来。

【中国散文】听听那冷雨
人气:176
中国散文
【中国散文】听听那冷雨
【中国散文】埃菲尔铁塔沉思
人气:231
中国散文
【中国散文】埃菲尔铁塔沉思
【中国散文】葡萄月令
人气:136
中国散文
【中国散文】葡萄月令
【中国散文】森林中的绅士
人气:262
中国散文
【中国散文】森林中的绅士
【中国散文】敬畏生命之张晓风
人气:138
中国散文
【中国散文】敬畏生命之张晓风
【中国散文】云霓
人气:278
中国散文
【中国散文】云霓
【中国散文】都江堰
人气:517
中国散文
【中国散文】都江堰
【中国散文】白蝴蝶之恋
人气:219
中国散文
【中国散文】白蝴蝶之恋

大家都在看

汉赋大家司马相如轶事

汉赋大家司马相如轶事

犬子的由来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的小名,后来竟巍巍然成了对自己儿子的谦称。怎么回事呢? 据太史公《史记》的记载,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,学击剑,故其亲名之曰犬子。也就是说犬子其实是他的乳名,或者名字。就像二毛,小胖...

随笔日记 99 阅读

“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”的绝唱

“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”的绝唱

提起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,大家也许会想到歌曲《梅花三弄》,但印象最深的也许却是《神雕侠侣》里,李莫愁在情花燃烧中还不停吟唱的句子,可是你知道这个这个千古佳句出自哪吗?它又有什么故事呢?想知道答...

随笔日记 101 阅读

唐诗中的杏花意象

唐诗中的杏花意象

杏花,在春天发芽,春尽而逝渐枯萎,既有绚丽灿烂的无限风光,也有凋零空寂的凄楚悲怆,不同的诗人因不同的人生际遇,对杏花的联想感慨也千姿百态:有人在羁旅飘泊中感受到杏花盛开的热烈温馨,有人在惆怅莫名中发现杏...

随笔日记 360 阅读

徐志摩散文《印度洋上的秋思》,承受月光的祝福!

徐志摩散文《印度洋上的秋思》,承受月光的祝福!

背景介绍 《印度洋上的秋思》是一篇原刊于1922年12月29日《晨报副刊》的散文,作者是近代诗人徐志摩。本书通过描绘印度Ganges河边一对情醉的男女承受月光的祝福的故事来诠释诗人的爱情理想。...

中国散文 172 阅读

【中国散文】听听那冷雨

【中国散文】听听那冷雨

简介: 这篇散文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情绪,这种乡情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,借冷雨抒情,将自己身处台湾,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,但另一方面这种乡情也表现在他在文中化用的诗词里面,中国古典诗词...

中国散文 176 阅读

徐志摩散文《想飞》,体味理想与现实的距离!

徐志摩散文《想飞》,体味理想与现实的距离!

原文 假如我能有这样一个深夜,它那无底的阴森捻起我遍体的毫管;再能有窗子外不住往下筛的雪,筛淡了远近间飏动的市谣;筛泯了在泥道上挣扎的车轮;筛灭了脑壳中不妥协的潜流 我要那深,我要...

中国散文 217 阅读

怀人散文《姥姥的端午》

怀人散文《姥姥的端午》

十余年前的五月,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,便匆匆离去。 此后每自清明夜始,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,临近粽香五月,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,踱着疲惫的小脚,轻轻推门,轻轻走近,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,为我一掩再掩。...

中国散文 194 阅读

推书:史上最有趣的皇帝刘病已

推书:史上最有趣的皇帝刘病已

推书:史上最有趣的皇帝刘病已 《史上最有趣的皇帝刘病已》的作者是贺俊杰,作者以旁观者角度为大家讲述了刘病已的生平故事。文章语言幽默真实,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。大家提到历史书籍时,都...

随笔日记 83 阅读

龙应台散文《家》

龙应台散文《家》

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,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。早上赶车时,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。天若下雨,他坚持要你带...

中国散文 445 阅读

余秋雨散文之《莫高窟》

余秋雨散文之《莫高窟》

1 莫高窟对面,是三危山。《山海经》记,舜逐三苗于三危。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,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。那场战斗怎么个打法,现在已很难想像,但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总该是来过的。当时整个地球还人迹稀少,哒哒...

中国散文 199 阅读

丰子恺散文《秋》,一起去品味秋天!

丰子恺散文《秋》,一起去品味秋天!

原文 我的年岁上冠用了三十二字,至今已两年了。不解达观的我,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。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,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,...

中国散文 1000 阅读

【中国散文】敬畏生命之张晓风

【中国散文】敬畏生命之张晓风

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,在印第安那州 〔印第安那州:美国的一个州,位于美国东部。〕 的一个湖边。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,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,大团大团的,像棉花似的,有些飘...

中国散文 138 阅读

【中国散文】埃菲尔铁塔沉思

【中国散文】埃菲尔铁塔沉思

作者简介 张抗抗,1950年生,女,浙江杭州人。有长篇小说《隐形伴侣》,短篇小说集《爱的权利》,散文集《橄榄》等。 原文 在印象的底版中,它只是一座电视剧塔略高些的大铁架;而在视线所及的图像中,它又淹没在巴黎挤挤...

中国散文 231 阅读

中世纪最伟大的世界级地理学家

中世纪最伟大的世界级地理学家

在中国北朝北魏有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兼文学家,他就是郦道元。 郦道元勤奋好学,博览奇书,立志要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地理书籍《水经》作注。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,后又游历秦岭、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,...

随笔日记 106 阅读

【中国散文】云霓

【中国散文】云霓

作品简介: 这篇《云霓》为我国现代画家、散文家、美术和音乐教育家、翻译家丰子恺先生的作品。《《云霓》写于1935年。丰子恺先生早年受过佛教影响,他的早期散文以描写儿童生活与探讨社会人生问题为主。《云霓》正是这种...

中国散文 278 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