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现代名人
秦华孙(1935年9月生——2017年2月3日),江苏高邮人。我国著名外交官,是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、特命全权大使。
秦遂生(?-1911),一名秦炳,四川省广安县人,近代民主革命烈士。
1904年(光绪三十年)入弁目学校。后加入中国同盟会。1908年与熊克武倡办民军,并于是年冬至大竹,会晤“孝义会”首领李绍伊,同佘英、廖腾霄、罗汉生等议定于广安起义。次年2月起义发动,与熊克武等攻入保安营,因时间差误,各路民军不及应援,遂失败。他经川北至成都,又赴叙州、屏山,准备再举。1910年(宣统二年)复组义军,被人告密,避走重庆,遇杨庶堪、罗俊生等。罗发起组织南川森林牧畜公司,作为党人往来憩息场所。他前往泸州、永宁募股,以事未成行,遂经云南,赴广东。1911年(宣统三年)4月27日,参加广州起义(黄花岗之役),战斗中中弹牺牲。葬于广州黄花岗,为七十二烈士之一。
秦启尧(1929.1-2002.1.25),山东省枣庄县人。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,194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历任八路军某部会计,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股长、科长、研究员,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计划处参谋,军政大学后勤系后勤教研室副主任,解放军后勤学院后勤教研室副主任,解放军后勤学院学术研究部副部长、部长等职。1989年11月离职休养。
1955年10月被授予大尉军衔,1960年5月晋升为少校军衔,1964年5月晋升为中校军衔。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。2002年1月25日因病逝世,终年73岁。
秦基伟(1914-1997),湖北省黄安(今红安)县人。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。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任红四方面军经理处监护连排长,总部手枪营连长,少共国际团连长,警卫团团长,红31军第274团团长,少共国际团连长,警卫团团长,红31军第274团团长,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。参加了长征。
抗日战争时期,任八路军129师秦赖游击支队司令员,晋冀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,129师新编第11旅副旅长,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,兼中共地委书记。
解放战争时期,任太行军区司令员,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司令员,第二野战军十五军军长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军长,云南军区副司令员,昆明军区副司令员,昆明军区司令员,成都军区司令员,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、第一政治委员、司令员。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,第二、三、四、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,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,第十、十一届中央委员,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。
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。荣获二级八一勋章、一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。红星功勋荣誉章,同年9月14日被授予上将军衔。1997年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,终年82岁。
秦化龙(1913-1991),原名季康,曾用名余湘,湖南省平江县梅仙镇人。1926年任乡儿童团长,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。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任少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部长、县委书记,1933年调少共湘鄂赣省委任少先队总队长,少共书记,中共湘鄂赣省委组织部部长,湘鄂赣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,军区后方留守部队政治部主任,湘鄂赣军区边区游击第1支队政治部主任,中共湘鄂赣西北特委书记兼西北军分区政治委员,坚持了湘鄂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。
抗日战争时期,1937年任湘鄂赣抗日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,旋调延安中央党校学习。1938年因患病赴苏联治疗。后留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。1940年回国途经新疆,留在新疆工作,1942年被盛世才软禁,同时被捕的有陈潭秋、毛泽东等八路军新疆办事处全体人员及病残干部家属小孩共610余人。在狱中曾任绝食斗争谈判代表,1945年出狱。
解放战争时期,任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,渤海纵队11师政治委治委员,华东野战军第33军99师政治委员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任华东军区淞沪警备区政治部主任,华东公安军政治委员,中共中央农村政治部副主任、代主任,南京军区炮兵政治委员,1961年到1964年任上海警备区第二政治委员,后任中共中央农林政治部副主任、代主任。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
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。荣获一级八-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。1991年6月29日因病逝世,终年78岁。
秦光远(1913-2002),湖北省黄安(今红安)县人。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。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。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任第四方面军野战医院医生、分院医务务主任,第4军医务主任、卫生部副部长。参加了鄂豫皖、川陕苏区反“围剿”和长征。
抗日战争时期,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70团卫生队队长,旅军医处处长,1941年毕业于延安中国医科大学,后任旅卫生部部长。
解放战争时期,任冀东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,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卫生部政治委员,第12纵队卫生部部长。参加了辽沈、平津、衡宝等战役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。历任第21兵团卫生部政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,中南军区工程部队后勤部政治委员,第33文化速成中学副政治委员,武汉军区文化学校政治委员,武汉军区后勤部副政委、军区后勤部顾问。
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,1964年晋升为年晋升为少军衔。荣获二级八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二级解放勋章。1988年7月同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2002年9月9日因病在武汉逝世,享年89岁。
秦邦宪(1907-1946):江苏无锡人,是无锡锡山秦氏后裔。,又名博古。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,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干事、共青团中央书记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,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主要负责人,犯过严重“左”倾冒险主义错误。遵义会议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野战部队政治部主任。1936年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。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、驻南京代表、长江局和南方局组织部长、1941年后主持《解放日报》和新华社工作。是七届中央委员。1946年2月参加重庆谈判,于4月8日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。
秦仁昌,江苏省武进市人,中国现代著名植物学家,中国蕨类植物学的奠基人,中国植物学的一位拓荒者,著名的蕨类学家、植物分类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完成了一部中国蕨类(真蕨类)专著《The Monograph of Chinese Ferns》。
秦宜智:现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。

秦岚(Qin Lan),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,中国大陆女演员、歌手、平面模特,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会计系。凭电影《母语》中的精彩表演荣获第三届英国伦敦万象国际华语电影节“最具潜力女演员奖”;凭《王的盛宴》中吕后一角提名第七届亚洲电影节“最佳女配角”。
秦海璐:大陆一线女演员,中戏96级毕业,和章子怡、梅婷、胡静、曾黎、傅晶、袁泉并称“七朵金花”。1978年8月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,九岁开始在营口戏曲学校学习京剧表演,主攻刀马旦,14岁随中国文化友好访问团出访日本26个城市,其演出的京剧梅派代表剧《天女散花》中所使用的长绸至今仍保持着中国最长的记录。在演艺方面,她凭借《榴莲飘飘》的精彩表演荣获香港电影金紫荆奖、香港电影评论协会、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后,凭借《钢的琴》获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第8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影后。著有专辑《幸福回味》、《单行线》。
秦雯:徐州地区青年书法家,多幅作品参与青少年比赛,成绩斐然。
秦卫江:1955年12月生,湖北红安人。历任山西省军区司令,第 65 集团军副军长,北京军区副参谋长。第 27 集团军军长。2010年12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。2000年晋升少将军衔。2012年晋升中将军衔。现任东部战区陆军司令员。
秦生祥,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委,中将军衔。
秦天,现任武警部队参谋长,中将警衔。
秦金玮,山东人,国际社会活动家、公共外交家、资深策划家、环保使者。
现任:国际华文媒体联合执行主席、中国网视台台长、香港《环球视窗》杂志社社长、肯尼亚《中非经贸报》社社长、乌克兰《中欧新报》社董事长、美国网络广播电视台台长。
国际环保形象大使委员会主席,中国非洲经贸投资促进会副会长、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副主席、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协会执行会长、中华环境保护促进会副会长、文化部中华文化交流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、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、美国国际商会中国首席顾问。
中国国际经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、网视天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、中国临沂网视购物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、中非经贸(肯尼亚)有限公司董事长、美国网络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。
日本秦氏
秦氏为日本一个古代的氏族,传说先祖是中国秦始皇的子孙弓月君(融通王)。可能与东汉氏以渡海的形式来到日本,但没有明确的记载。根据《日本书纪》的记载,是由百济来到日本,来到的时间约3世纪,当应神天皇在任时已经到达日本。他们的主要据地在山背国葛野郡。在雄略天皇以后,开始受到朝廷的重用。秦氏最为有名的人物是秦河胜,是圣德太子的宠臣,负责建设广隆寺。
在平安时代部份人以惟宗氏为名,岛津氏亦以秦氏先祖而自称。另外,四国的长宗我部氏和香宗我部氏也自称是秦氏后裔。姓羽田的与他们有关,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公开承认自己是秦人之后。

